內容來自hexun新聞
銀行房屋信用貸款利率多少綠色建築有望撬動萬億元市場規模
記者日前從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兩部門聯合對外發佈《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通過建立財政激勵機制、健全標準規范及評價標識體系、推進相關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等多種手段,力爭到2020年,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重超過30%。據估算,我國發展綠色建築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的綠色市場規模。業內人士指出,發展綠色建築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由於歷史欠賬較多,工作基礎薄弱,建築節能形勢仍然比較嚴峻,要實現到2020年綠色建築占新建築比重超30%的目標,還需邁過市場認知度、政策配套和技術突圍三道坎。2020年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重將超三成這份名為《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是我國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來綠色建築發展目標。今年以來,我國已發佈瞭關於推廣金太陽、長江中下遊及北方地方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等多個文件。我國此前已首次將綠色建築納入“十二五”規劃。此次兩部門表示,“十二五”期間,將通過加強相關政策激勵、標準規范、技術進步、產業支撐、認證評估等方面能力建設,在中國建立有利於綠色建築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綠色建築的快速發展。通知確定瞭2012年高星級綠色建築的財政獎勵標準:二星級綠色建築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可獲得財政獎勵45元,三星級綠色建築每平方米獎勵80元。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成本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整。除瞭切實提高綠色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重,針對我國目前建築能耗與歐美差距較大現狀,兩部門還提出,到2020年要將建築能耗水平提高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傢水平。為使綠色建築更多地惠及民生,兩部門提出,將引導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業優先發展綠色建築。力爭到2014年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築和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築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的綠色市場規模分析人士認為,發展綠色建築正成為中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謀求經濟增長的新突破口。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說,房地產產業鏈條長,對下遊產業的帶動作用大,如建築用鋼占全社會鋼材消費的50%,建築用水泥占全社會水泥消費的60%等。發展綠色建築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的綠色市場規模。我國的建築規模正以每年20億平方米速度增加。官方預計,到2020年我國建築能耗將達到占社會能源消費總量30%以上,成為最主要的能源消費領域。張少春指出,綠色建築標準要求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初步估算如采取嚴格的建築節能措施、大力發展低碳綠色建築,“十二五”期間新建建築將形成4500萬噸標準煤節能能力。“實施意見的出臺,標志著中國綠色建築從起步階段邁向高速發展階段,也向世界顯示中國政府加快節能減排的堅定決心。”建築節能協會副會長王有為認為,目前我國帶有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建築總面積不足4000萬平方米,未來發展綠色建築空間巨大。此次兩部門實施意見最大亮點是大力度財政激勵政策。文件明確,將對星級綠色建築給予財政補貼,星級越高,補貼越多。以2012年高星級綠色建築的財政獎勵標準為例,二星級綠色建築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可獲得財政獎勵45元,三星級綠色建築每平方米獎勵80元。王有為說,以前政府在建築方面的補貼都是針對太陽能光電利用、既有建築節能或采暖等小范圍專項補貼,現在擴大到對所有評星綠色建築給予補貼,補貼幅度之大、面積之廣前所未有。發展綠色建築仍需邁過三道坎當前中國發展綠色建築,尚面臨建築節能標準要求偏低、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任務重、產業科技支撐不足、建築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水平偏低等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發展綠色建築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由於歷史欠賬較多,工作基礎薄弱,建築節能形勢仍然比較嚴峻,要實現到2020年綠色建築占新建築比重超30%的目標,還需邁過市場認知度、政策配套和技術突圍三道坎。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指出,目前我國綠色建築應用發展還很有限,部分地區對綠色建築內涵與要求缺乏正確認識,標準體系不健全,綠色建築發展緩慢。我國建築節能標準要求偏低,各地推行的65%節能標準隻相當於德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能耗指標超過2倍。王有為指出,除瞭標準偏低,配套政策不完善也阻礙瞭綠色建築的發展。比如很多地方利用建築屋頂發展太陽能光電,但不能並入電網自發自用,此外一些配套技術法規需要完善。張少春表示,國內發展綠色建築,還面臨產業科技支撐不足挑戰。建築工業化在我國剛剛起步,資源能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明顯偏低,綠色建築綜合能力建設有待加強。“目前發展綠色建築許多核心技術國內仍不掌握,如大部分熱泵壓縮機等關鍵部件還需要進口;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新能源建築應用仍停留在簡單直接運用層面,太陽能房、太陽能供熱空調等深度利用非常有限,深度開發應用有待技術層面的突破。”王有為說。此外,建築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目前歐盟國傢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0%。我國每年建築垃圾產生量達到15億噸,資源化利用率卻不足10%,大量占用土地、浪費資源。對此,兩部門表示,正在加快綠色建築標準標識等制度建設,同時將更大力度推進綠色建築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包括推廣使用高強鋼、高性能混凝土、防火與保溫性能優良的建築保溫材料等綠色建材,同時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和住宅產業化,切實加強中國綠色建築綜合能力建設。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5-11/141287892.html
桃園市申請貸款
- 信用貸款融資事業缺錢急用哪裡借錢 高雄汽車貸款
- 宜蘭房貸信貸年息新竹就學貸款信貸年息 食尚玩家房屋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信用貸款房貸利率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 汽車貸款利率~最新車貸銀行推薦 土城房屋汽車貸款 新店汽車貸款房貸